教师,我的“命业”

2015-01-21 14:17:00
        在教育界立身的人,应该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更不消说了。一个人若是在教育上不感觉有趣味,我劝他立刻改行。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十三册,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之三十八,第15---16页。
        《华严经》里有句经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教26年来,我时刻问自己,我做教师的初心是什么?喜欢孩子,这是我永远的回答。“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我们成年人的礼物”,选择了当教师这一行,爱孩子就成了天性。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跟年轻的老师们分享一下自己在不同的阶段,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去爱孩子,从而坚守教育信念,实现教育理想。

宁静致远,让教学有一份格外的良心
        88年,做教师的第一年在协民小学,一个12班的村小,校长给我分配的任务是做三年级的班主任,教这个班的数学、思品、自然、音乐,同时还要教五年级一个班的英语。每天从早到晚就是跟近100个孩子泡在一起,孩子们离开校园后,再开始批作业、刻钢板、出试卷,备课完全是回家后才做的事。有一次教研员顾松涛老师下基层听课时听了我的推门课,看到我们班的孩子学得自在又轻松,下课时当堂进行测试,优分率很高,错误率很低。顾老师听了我的课以后,兴奋不已,他跟丁校长说,他已经很久没有发现这样思路清晰的好苗子了,于是我很幸运地成为了特级教师顾松涛的徒弟,开始了我数学教学研究和提升阶段。小学十多年的数学教学生涯,让自己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学能手,在不断充电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个成长阶段:一线数学教师、学校数学学科组长、分管数学的副主任、全面管理的教导主任。记忆最深的是2002年,那一年河埒中心小学与公益小学合并为荣巷中心小学,我舍不得我教了五年的孩子们,48个孩子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互相之间已经有了依恋,我跟校长提出继续带这些孩子到毕业。我每天早上7点到8点,对六年级的孩子集中培优,然后上我自己班的数学课,接着批作业、巡视河埒校区,中午吃完饭进教室订正完作业后,下午要到荣巷校区进行我教导处的工作。4月份,毕业备战已经如火如荼,六年级有一位数学老师请病假,我又主动承担了她教的两个班数学任务。接下来的日子,我承担了六年级三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加上早上的提优,还不能减少教导处的管理。那一年,我的收获是巨大的,我所执教的班级毕业成绩全区名列前茅,六年级提优班的孩子被各个名牌中学争抢,当时在全省只招收20名同学的天一少年班,我们抢得了4位座位。
        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教育是人学,每天的课堂才是决定孩子生命是否在生长的地方,教师的良心必定落实在每天的教学中。

海纳百川,让教学成一门特别的专业
        1996年9 月,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由我代表无锡市,参加江苏省数学青年教师电化教学比赛,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当时无锡郊区教育系统“零的突破”。这次突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数学教学,如何让我的数学课让孩子们轻松听懂?如何在我的课堂中,让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发展?在不断地听课—评课—磨课过程中,新思维在萌发,新技术在运用,录像机、电脑、这一类的多媒体教学硬件的应用撼动了粉笔加板擦的传统教学模式。新思维,新角度,新模式,在我厚厚笔记本上不断沉淀升华。不少兄弟城市相继邀请我去作公开教学展示,每次有这样的任务,我都自己背起重重的各色电教器材踏上了长途汽车。到了当地,一刻不歇便忙着安装调试设备,直至深夜,师傅说我的课一节比一节讲究细节,一节比一节精彩。
        2005年,调到水秀幼儿园,如何引领着教师不断前行,如何让自己像在小学阶段那样逐渐成为大家认可的教育行家,是我当初刚涉及学前教育天天要思考的问题,我想我是半路出家,总觉得自己是学前教育的门外汉,需要向他人不断地学习、实践,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只要你走进水秀幼儿园,你就会经常听到我说:“没关系,我可以学”,“宝贝,慢慢来”……几年来,水秀幼儿园从一个新村配套幼儿园发展成多园区集团化管理,享誉锡城内外,打造出了我们自己的“小脚印教育”品牌。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们前面,谁就是我们的老师,尤其是那些老教师---敬业、博学、钻研、激情、严谨、刻苦等教育传家宝,已经成为我们“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我们应海纳百川,及时学以致用。“教学”是个大概念,是一门专业而不是一门学科,医生的专业发展,是在不断给病人看病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充满激情的自我发展的过程,每个教师把教学作为专业来研究,是树立专业尊严的过程,具有教学专业尊严的教师是美丽的。

  读书一生,让教学聚一份集体的智慧
        好老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决定了我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
        05年到幼儿园,情况一点都不了解,我对别人说,也对自己说:“没事,我可以学。”今天,我又回到了育红小学,这句话,仍旧会伴随着我。工作开展中遇到的种种棘手事件,怎么办呢?还是学习。我在办公桌前放了一块牌子:“潜心学习岗”,为的就是提醒自己,要学习,要潜下心来学习。在读书、学习过程中,我会在自己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地摘记。在家里定做了一个特殊的靠垫,一半可以坐、一半可以靠。学习时,就坐在书房地上,累了,就坐在坐垫上往后移到墙角,吃点零食、看点杂志,等困劲、累劲过去了,再坐着垫子往前移,坐直了脑子可以清醒些。我将这种学习的精神和氛围带给了家人。在家里,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天晚上六点半到九点,是一家人一起学习的时间。谈及学习,儿子对我的朋友说:“最初妈妈说要将各自独立的书房放在一起,家人一起学习时,我很不情愿。但没想到妈妈还真是以身作则,比我这个要做作业的人还要认真。”而固定不变的一起学习,竟然也慢慢地成了全家人沟通的最佳方式。我和儿子的写字台就是面对面的,暑假、寒假和儿子每天在一起学习的时间一天不少于八小时。儿子经常会跟伙伴们晒我的稿费单,也时常能很安静地坐在我的对面静静地做自己的事,读书、学习给我和孩子、家人带来了共同语言。
        作为园长,我把这种学习的氛围带给了水秀人。图书室、教工阅览室、甚至教工餐厅也专门开辟了图书一角,使得水秀的老师想看书,就有书可看。在各个园区的大厅,还建设了亲子阅览室,对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指导。在硬件设施不断建设优化的同时,我借鉴了其他学段兄弟学校的书香校园网,让我们的老师不仅有书可看,更为教师读书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好书,发布自己的读书心得,发起读书话题,也可以欣赏他人的美文、心得,参与话题讨论。
        在硬件设施与书香校园网建设的同时,我们还不定期地举办走进图书馆、图书漂流、读书征文评比等活动,而一年一度的读书明星评比与颁奖活动更是在水秀开展得的有声有色。老师们经常说:“在水秀,读书、学习是一件骄傲的事情。”在此,我也想跟育红的老师们说:“我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也尝到了读书学习的甜头,所以我想将这些甜头带给更多的人。对于个人来说,读书学习是保持自己不落伍的最好方法;而作为教师,除了读书以保持不与时代落伍外,读书学习还是教师的一种教育使命。”作为校长,我希望这种教育使命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同,能够在学习中树立学校共同的愿景,从而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过程中,汲取集体智慧,坦诚相待、提高境界,摒弃学校发展中夹杂的“小我”意识。
        有人说,教师是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事业;而对于我来说,教师是我的“命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