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成为“首席倾诉对象”

2015-04-17 16:18:12

案例:小龙,读小学时成绩一般,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向爸爸请教时,爸爸时常会责备孩子笨。后来,他改变方向向妈妈求助,可妈妈总说:“你看不不正忙着呢,问你爸去。”可他怕挨骂就去问对门的叔叔,叔叔总是和蔼地回答小龙的问题。后来,小龙上了初中,开始有了自己的隐私,在家里很少说话。小龙经常跑到对面叔叔那儿去玩,有什么心事总和叔叔说,小龙的父母感觉很无奈。

心理分析:本安全中小龙遇到问题时想到的不是向爸妈倾诉,而是与对门的叔叔沟通。家长不能成为孩子的“首席倾诉”,责任在家长,倾诉的主动权掌在家长的手里,是家长当初的做法导致亲子关系不好。 、

心理处方:

1、营造民主宽松的家庭氛围

家长专制的家庭气氛紧张,孩子不敢多说,说话时战战兢兢害怕遭到家长的训斥、责骂、处罚,让家长不高兴的话孩子不会说。营造民主宽松的家庭氛围,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是让孩子主动倾诉、畅所欲言的基础。

2、学会倾听,当一名忠实的听众

孩子说话时,家长不要心不在焉,要耐心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也不要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在听的过程中要及时提炼出问题的核心,这是倾听的“关键点”,弄清孩子说话的意图和孩子希望得到的帮助,还要听出言外之意,准确把握孩子的思想,有助于进一步交流,孩子会乐于接受你的帮助。

无论什么情况都要让孩子把话说完,不要在孩子说话过程中随意打断孩子作价值评判。少评判,要多采取中性的非评判性态度来倾听,孩子就会感到轻松,无所顾忌地把自己内心世界展现在你的面前。

3、要学会察言观色,主动“抛绣球”

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说话语气、行为变化,如果种种迹象表明心里有事,家长可以主动“抛绣球”。如“你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的吗”“是不是想对爸爸说什么”“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这样就可以引出孩子倾诉的欲望,打开话闸,主动打开亲子沟通的通道。

4、保护孩子的倾诉欲望

当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言行时,家长要心平气和,不要动不动训斥孩子,要尊重孩子人格,不要随意贬低孩子,切忌给孩子贴上一些消极的标签,这会挫伤孩子主动倾诉的积极性。

家长心情不好时往往对孩子的倾诉表现出烦躁的情绪,这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倾诉热情。家长要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带着情绪听话说话,不要说过激的话。

5、适当的自我暴露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烦恼、困惑、隐私,既不想说又想说,这时家长的自我暴露可能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孩子主动言说出心事。如果孩子有早恋苗头,家长可以把自己早恋的经历告诉孩子,让他意识到早恋是一种正常的成长现象及早恋的危害性,这样的教育更有说服力更有针对性。

如果有的孩子考试焦虑,考试前总是睡不着觉,家长可以把自己以前的考试焦虑经历告诉孩子,让他意识到考试焦虑经历告诉孩子,让他意识到考试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接下来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战胜考试焦虑的办法。这种自我暴露又叫自我开放,家长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情感、思想与孩子分享,让孩子更多地自我开放,主动倾诉。

转载自网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