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期末复习提分宝典

2015-07-01 17:05:56

【知识点提示】

1.本学期所学主要概念:

千米和吨的认识及换算;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认识及换算。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认识及经过时间的计算。

年、月、日的认识。

2.本学期所学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类型:

连乘应用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从问题入手分析解答“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等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概念的复习策略】

1.计量单位的复习

策略1:把计量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排队”,并牢记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例如,把孩子目前所学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千米--分米--厘米-毫米,除了“千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本学期所学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把计量单位“排排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计量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弄清不同单位间的大小关系,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单位换算。

策略2:把相关联的计量单位进行对比梳理。

上述两组计量单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把相关而又不相同的两类概念做对比,可以厘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实现知识的系统整理。下面一组易错题,可以帮你检查孩子对计量单位的认识及单位换算的掌握情况。

10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评析:很多孩子会不加思索地填“1”哦,因为他们往往搞不清哪个单位大,那个单位小。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200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评析:在孩子的眼中,南京长江大桥很长很长,觉得括号里该填“千米”。发生这种错误是因为孩子没有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比如带孩子驾车郊游,从自己的居住地南京去六合区金牛湖游玩,两地间的距离大约有六、七十千米,开车约需1小时,有了这样的体验,孩子再也不会认为南京长江大桥有7200千米这么长了。

比较大小: 3小时○300分钟

评析:孩子往往会填等号哦,因为他们接触最多的是“十进制”,但是“时、分、秒”这几个时间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却是“60”哦。

2.“年、月、日”的复习策略:找准盲点,进行针对训练。

这部分内容的易错习题有:

一年中大月有( )个,小月有( )个。

连续两个月都是大月的月份有( )月和( )月,或者是( )月和( )月。

判断平闰年: 1800年、 1996年、 2000年、 2015年、 2016年。

20162月有( )个星期零( )天,这个月最多有( )个星期日,最少有( )个星期日。(换成20152月,答案与本题相同吗?)


这些题考查的都是生活常识,多练练孩子很容易掌握。

【解决实际问题策略】

策略1:认真读题,真正理解题意。

习题:一片长方形空地长40米,宽16米,每4平方米种一棵树,这片空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如果每平方米树林每月可以释放约2千克氧气,这片树林每月大约可以释放多少千克氧气?

解决这两个实际问题,都要先求长方形的面积。但本题的关键是解决“这片空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和“这片树林每月大约可以释放多少千克氧气”这两个问题,究竟哪个该用乘法,哪个该用除法,孩子往往分不清楚,怎么办?仔细读题,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就行了。所有实际问题的解决,前提是必须读懂题目、理解题意。

策略2:“画图”是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方法的“好帮手”。

习题: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6平方厘米;如果宽增加2厘米,则面积增加1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如果不画示意图,成人解决这类问题都会感到有难度,何况孩子。可以分两步引导孩子画示意图。

第一步:长增加2厘米(见图)。有了这幅图,学生很容易就能算出原来长方形的宽。


第二步:宽增加2厘米(见图)。有了这幅图,学生很容易就能算出原来长方形的长。

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据都有了,面积也就不难求了。

其实,画示意图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帮手”。画图的过程是整理应用题已知条件的过程,是梳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理顺解题思路的过程。

策略3:要熟悉常见数量关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习题: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301千米,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1023千米,今天早晨九时一辆高铁列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以平均每小时300千米的速度行驶。今天下午2时列车能到达目的地吗?(不考虑中途靠站和其他特殊情况)

这道题需要综合运用“计算经过时间”、“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等多个知识来解决。

首先,计算总路程:301+1023=1324(千米)

接着,计算从早晨九时到下午2时所经过的时间:12-9+2=5(小时)

然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计算5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300×5=1500 (千米)

最后,把5小时能行的路程跟从“上海—南京—北京”的路程做比较,得出结论。


在小学阶段,熟练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对提升孩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比如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和×时间=相遇路程……要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倒背如流、并能熟练运用。

注意点提示】

1.解决连乘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不能任意把其中两个数相乘。

习题:3个班同学去植树,每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植树8棵,一共植树多少棵?

这题的第一步先算“3×4”或“4×8”都是可以的,但就是不能先算“3×8”。因为“3×8”乘出的结果没有意义,不像“3×4”求的是三个班一共有多少组,“4×8”求的是4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2.要能读懂简单的线段图,会看线段图析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这两题是本学期学习的两类重要的应用题。线段图是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好“抓手”,它能帮助孩子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应用题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发展几何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转载自《小学生数学报》



返回顶部